一、交通運輸
據預測,到 2028 年,SMC、BMC、SFT、LFT 等復合材料在全球汽車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 116.2 億歐元(約合880億人民幣)。對于復合材料供應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來說,印度運輸市場呈現出獨特的面貌。雖然減重和性能優勢的潛力不可否認,但成本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對于更廣泛的應用至關重要。
復合材料在印度鐵路應用有很廣闊的前景。印度對鐵路客車和機車的需求激增,復合材料的應用也隨之增加。復合材料在印度鐵路的主要應用包括鐵路客車和機車的內飾板、前端、門板、駕駛員控制臺和廁所模塊。印度鐵路公司正在用更輕、更堅固的復合材料枕木取代木質枕木。
圖 萬德巴拉特快列車
此外,巴拉特運土有限公司還為近期的 Vande Bharat Sleeper 項目獲得了 10 輛列車的訂單,每輛列車由 160 節客車組成。
列車鼻子(前錐):復合材料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于萬德巴拉特快列車標志性的車頭錐體。該部件通常由 GFRP 制成。萬德巴拉特的鼻錐由 Kineco 提供。
內飾板:玻璃鋼還用于客車的各種內飾板。塔塔鋼鐵公司為萬德巴拉特快列車提供復合內飾板。
安裝:BFG India 被選中為萬德巴拉特快列車制作和安裝內飾、衛生間和車頭。
印度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也為復合材料帶來了潛在的商機,尤其是輕質車身面板和底盤部件,可延長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下表顯示了印度的電動汽車銷量。2023 年,印度的電動汽車銷量為 150 萬輛,預計到 2030 年將增加到 1,000 萬輛,這為復合材料帶來了巨大商機。印度政府推出了 FAME-II 補貼計劃,旨在通過支持 7000 輛電動公交車、50 萬輛電動三輪車、55000 輛電動四輪乘用車(包括強混合動力車)和 10 萬輛電動二輪車來創造需求。
在浩瀚的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復合材料的崛起是創新和進步的燈塔。隨著飛機制造商和國防機構尋求實現機隊現代化和提高作戰能力,復合材料在推動增長和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怎么強調都不為過。以下是影響印度航空航天和國防復合材料行業發展軌跡的主要驅動力和挑戰: 在各行各業需求增長的推動下,印度復合材料市場正處于上升通道。未來,印度當局可能考慮從以下四個維度來推動印度復合材料市場的增長,如下圖所示。 印度需要發展能力并提供以出口為中心的政策。在復合材料市場,中國、日本、中國臺灣、韓國等國家的增長得益于其出口戰略。如下圖所示,印度僅占全球出口市場的 1.5%,與主要國家相比,印度在大部分細分市場都處于落后地位。 印度的人均復合材料消費量較低,因此顯示出巨大的未來國內市場(下圖)。 隨著印度經濟總量達到 9.15 萬億歐元(69萬億人民幣元),印度國內復合材料市場也將成倍增長。應加大技術投資,形成規模。制定創新計劃,生產低成本產品。 印度公司應尋求與美國和歐洲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它們也可以考慮收購或投資美國和歐洲的公司,以獲得客戶。 發展貿易公司,將印度商品交易到國外市場,并與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客戶建立良好的聯系。開發阿里巴巴等平臺,在全球市場推廣印度產品。 通過實施上述戰略,瞄準出口和國內市場的高增長應用,印度復合材料行業的未來將充滿活力,國際市場份額也將穩步提高。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整理編譯,部分數據來源于網絡資料。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聚酰亞胺纖維的研究與發展
下一篇:高強高模有機纖維的概述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