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與思考——參與和見證我國玻璃鋼/復合材料的發展(四)
更新時間:2021-08-19 13:42:13
編輯:陳博
瀏覽:2512
如今,如同金屬鋼,我玻璃鋼/復合材料年產量已居全球首位,約占到50%。我們的復合材料產品與工藝裝備在四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出口到發展中國家,而且出口到美、德、日、韓、俄等國。近年我多次參加國家科技獎、863等項目的評審,為我行業的進步而深感欣慰與自豪,個人作用微不足道,當年畢競為之奮斗過、流過汗、費了不少心血啊!2000年退休后返聘了11年,我專心考慮一些復合材料技術上的具體問題,對協會行政上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2003—2005年,我最先在國內提出并實現了拉繞和在線編織拉擠工藝,講座、公開發表文章,向企業來協會的人具體講解傳動計算原理,畫出機構圖,提供參考配方。有一年,山東一公司董事長開車來協會,送協會每人一紙箱,內裝五谷雜糧。問之為何這樣客氣?答曰:“你忘了,你前年教我做拉繞。我回去做了一臺機器,生產了一批管子,每米重400克,價格40元(相當好的價格),通過浙江人出口到俄羅斯。”聽了我十分高興,說道:“我應該感謝你們,我只是設想,你們證實和實現了我的設想。”英國朋友贈我《熱固性樹脂及其新復合材料》一書,2005年版,閱之方知實際上國外上世紀就有這些技術了,適足以說明己之資訊不通、孤陋寡聞而已。經我指導在線編織拉擠技術的一企業還申報、并于2009年獲得兩個國家發明專利,可嘆!2009年,我建議蘇州一公司在業內率先上聚氨酯拉擠。聚氨酯拉擠制品強度高。以量大面廣的一種電纜橋架為例,傳統的不飽和聚酯樹脂玻璃鋼壁厚5mm;而聚氨酯玻璃鋼則厚僅2mm,且性能較前業綠色環保無污染,故廣受業者歡迎,現在全國聚氨酯拉擠生產線已達140-150條。我常為自己的無知而惶恐,尚致力學習新知識。上圖書館、上網……。感謝老干部局組織電腦學習,感謝局里年輕人耐心回答我幼稚的問題。我現在的文章、PPT講稿都是自己做的,水平不怎么樣。現在主要是為幾個大學或一些會議做講座、回答業內人士問題、閱讀二十四史,亦常擇名勝古跡游覽之。2012年獨自參團赴西藏旅游。看到藏民生活大為改善,政府給每戶發一太陽灶。參觀解放前農奴悲慘的生活展與今之對比,真是天壤之別!2016年應邀參與某項目評審,到了我與不丹、印度控制線交界處的亞東。藏南那么豐饒的地方迄今為印所占,令人扼腕。赴藏乘火車,在青藏高原建此鐵路工程真是不易!深感祖國建設成就之偉大!1996年經中國科協批準,由航天703所老所長于翹任團長、我任副團長率團赴臺考察與交流。時兩岸未三通,我們先到香港,在臺省之“中華旅行社”辦理入臺證,乘臺民航機赴臺桃園機場。此前臺省業界曾多次來內地考察交流。時臺省按技術水平不少方面強于大陸,尤其是碳纖維和熱塑性復合材料方面。我曾讀過臺社團組織強化塑料協進會首任理事長蔣孝勇先生發表的關于復材工業的論述,感到很有見地。赴臺由臺強化塑膠協進會接待。承其熱心安排,我們考察了臺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工業研究院和生產冷卻塔的良機公司、拉擠型材的恩良公司、臺灣玻纖公司等幾座工廠。臺協進會趙秘書長曾多次來內地訪問。他在上海一次大會上講“我不是什么外省人、不是什么臺胞,我就是中國人!”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趙是著名表演家金山同志的親侄,積極促兩岸業界交流。九十年代末大陸碳纖維水平遜于臺灣。我們一會員單位擬購臺設備。碳纖維事關軍事技術、十分敏感。趙通過時任國民黨政府副總統的連戰先生聯系考察了相關企業,并成功訂購了設備。現在大陸碳纖維產能、年用量在世界上已舉足輕重,技術取得一些突破,國產碳纖維已成功用于軍機上。記得2000年赴臺考察臺灣玻纖公司時,接待十分客氣周到。帶領我們看了拉絲、絡紗、噴氣織機。團里的唐志堯同志時任重慶玻纖總經理,是玻纖行業造詣很深的專家,提出希望在窯上看看。接待方以不便為由,婉拒了。現在大陸玻纖不但規模世界第一,一些技術也領先。臺玻是美國技術,單窯產能僅6千噸/年;大陸單窯大者已達12萬噸/年。池窯大,技術難度大,能耗低、質量穩定。前幾年臺省企業都已委托南京玻璃纖維設計研究院為之設計玻纖生產線了。2016年,臺灣區復合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劉理事長購上海制造之10工位纏繞機及離子處理設備,用以生產CNG(壓縮天然氣)罐。劉老家南通,他在上海復材展覽會上看上海一公司展出的纏繞設備,十分中意而訂購。連贊大陸機械設備價廉物美。2017年我應邀在高雄橡塑復材研討會上以“從全球復合材料現況與發展看中國復合材料發展趨勢”為題作了報告。大廳里聽眾用心屏聽,比內地安靜。講演畢,臺協會理事長、新竹清華大學馬振基教授與我握手,連聲“好極了!”聽眾踴躍提問,并報以熱烈鼓掌。我有自知之明,這是聽眾對祖國大陸發展成果的肯定。會間得知,馬教授幼時家道貧寒,賣過冰棍。自己刻苦學習,大學畢業后赴美深造,讀博士,著作與發明頗豐。其一子一女均在北京上過大學,女兒喜歡北京,在京發展。臺灣朋友說:過去你們搞文革,我們搞發展;現在我們搞文革,你們搞發展!我到高雄街上轉了轉,街道尚稱整潔,商店鋪面亦不錯,然顧客門可落雀,甚為蕭條。臺灣也進口大陸玻璃鋼管道、SMC片材等復材產品。趙秘書長說“大陸產品這么便宜,我們只有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少量大陸產管道質量不佳,當告知相關內商。2018年7月,我約南京梁工(他全家都是建材人:其父籌建甘肅永登水泥廠、妹妹在管莊建材院,他原在武山256當工人,后推薦上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習,現仼南京一公司總工程師)結伴,作甘肅青海之游。途中在阿壩藏區參觀了毛主席長征途中住過的院落、過天險臘子口,到宕昌縣哈達鋪參觀了紅軍長征紀念館、當年領導人開會的關帝廟。在這里決策到陜北,因而哈達鋪是紅軍長征的加油站、勝利的轉折點。我們租車自駕游,尚一路勞頓,當年紅軍歷盡千辛萬苦,敵軍圍追堵截,許多同志犧牲在長征的路上。偉大的長征,幸福之源泉!我家父早喪,從高中到大學畢業都靠國家甲等助學金,弟弟妹妹上學也靠助學金。家母含辛茹苦,讓孩子受到教育。同父異母的哥哥是我的榜樣,他60年代工資60元,每月給家40元,直到我工作后才成家。不忘當年湖北省最好的中學——武昌實驗中學予我德、智、體良好的教育,良師諄諄教導至今音若在耳。我是幸運的,換一個人以我同樣的經歷,也許作的比我好許多。1958年我高中班上一同學,成績全年級第一,竟未被錄取。他爸爸解放前當過中學校長,還掩護過地下黨。57年前政策很公正。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上將的孩子分數不夠,硬是上不了我們學校。忘不了在三莊工作時,許多同事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古人不忘一飯之德,至今吾也念念不忘故人,有的同事已作古,常憶念之。感恩社會,仆雖已達耄耋之年,亦當回報社會,做點有益的事!當今社會之進步,科技之發達,生活節奏之快速,出乎想象,只有在黨的指引下,努力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時下國內不合理的事太多,余力所不及,起碼不添亂,寄希望于未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