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對構建低碳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現環境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我國氫能產業科學發展,國家各部委先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文件,形成以交通運輸行業為驅動的氫能發展國家戰略。
根據現有安全制造材質和工藝,儲氣瓶一般分為四型。一型瓶(Ⅰ型)是金屬儲氣瓶;二型瓶(Ⅱ型)是金屬內膽纖維環向纏繞儲氣瓶;三型瓶(III型)是金屬內膽纖維全纏繞儲氣瓶;四型瓶(IV型)是非金屬類的纖維全纏繞儲氣瓶。I型、II型、III型儲氣瓶均存在容量/質量(所容氣體量與瓶身質量)比低的缺點。現有I型、II型、III型儲氣瓶均有內膽,其制作成本高,且目前尚未有使用復合材料通過3D打印機制作全纏繞無內膽儲氣瓶的方法。
未來的氫動力汽車需要更輕、更經濟的儲氫瓶,所涉及的技術挑戰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與使用金屬的I、II和III型儲氣瓶以及使用塑料內膽的IV型儲氣瓶相比,V型壓力容器重量最輕,主要采用碳纖維增強的全復合材料結構,但沒有內膽。然而,由于在高壓(高達14000 psi/993 bar)下,內膽起到了防止氣體和低溫液體滲透到復合材料層壓板中的屏障作用,因此建造能夠可靠運行數千次增壓循環的無內膽儲氣瓶并非易事。
即使有內膽,金屬內膽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問題。研究發現,氣瓶疲勞壽命設計的關鍵在于其金屬內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金屬內襯承受的為低周疲勞,而金屬內襯在制備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凹坑、裂紋等缺陷,在承受載荷的過程中,缺陷位置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導致金屬內襯提前失效,從而無法充分發揮外層纖維纏繞層高強度的特性,影響最終的使用性能。特別是對于薄壁金屬內襯復合材料氣瓶,其疲勞及爆破性能對金屬內襯的缺陷存在更加敏感。
塑料內膽雖然在高壓狀況下,循環壽命更長,但塑料內膽與金屬接頭很難做到密封連接,易發生氫氣泄漏。對溫度相比金屬內膽更加敏感。在一些情況下,缺陷也會導致不良的結果。
無內膽復合材料壓力容器有如下諸多好處:
目前在國內,V型瓶的技術目前市場上尚在研究階段,即使有生產也未形成規模。未來,V型無內膽復合材料壓力容器會像金屬氣瓶一樣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