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邊框和支架,正從傳統的金屬材料慢慢轉向復合材料,最有代表性的玻璃纖維和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從開始的驗證到批量出貨,一些企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受益于光伏的龐大市場需求,很多人都看好這個潛在的市場,甚至有人認為這將是拉擠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有機構測算,2023-2025年全球鋁邊框需求量分別為202/263/323萬噸,對應市場空間分別為468/609/746億元。
按照樹脂邊框降本20%推算,潛在市場空間:374億元、486億元、596億元。也就是復合材料拉擠邊框潛在的市場空間會有300-500億元/年。
不同于邊框,支架的增強材料除了玻璃纖維,也有很多企業選擇了高強度耐腐蝕性好、耐候性更好的的玄武巖纖維。最新有關玄武巖光伏應用行業信息如下:
2022年10月,濰坊中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開發出國內首臺玄武巖纖維光伏支架。
2023年3月5日,北京連續玄武巖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與中能華安大數據有限公司就玄武巖纖維光伏支架生產供應訂單簽署合作協議。中能華安公司每年在北京玄武巖公司采購5億元各種型號玄武巖纖維光伏支架,用于光伏項目建設開發。
2023年2月8日,炬石玄纖科技(安陽)有限公司與河南恩貝斯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共建炬石玄纖玄武巖纖維光伏支架生產基地。
2022年在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建成20KW水面漂浮式太陽能系統,漂浮支架系統均采用復合材料支架,該系統已并網發電。
2022年5月,重慶億煊宣布成功生產出復合材料光伏支架。復合材料光伏支架是由高性能拉擠型材通過全新的結構設計組裝而成,玻纖含量高達80%。
2022年9月重慶億煊負責的復合材料支架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竣工。項目裝機容量為19.62kw,年發電量為17903.25kw,設計選址地點位于瀚恩新材公司辦公樓頂。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CPIA)的數據,2016年我國光伏跟蹤支架市場滲透率僅為5.0%,2020年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8.7%,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
2017-2021年,我國光伏支架行業的市場規模總體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19年,我國光伏支架市場規模達到最低點108.2億元,之后開始出現上升。
主要原因在于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大幅提升,但單價的下降使得光伏支架市場規模增長的速度有所放緩,對行業整體營收有一定影響。
2021年,我國光伏支架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1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