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222 億美元增長到 2025 年的 318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7.5%。 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由于其可回收性、快速加工、成型和再成型能力、在較高溫度下的生存等特性而正在發展。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2020 年-2021年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出現下降。在預測期內,取消對跨國旅行的限制和終端行業的復蘇將刺激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
新冠病毒對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的影響
新冠病毒對航空航天和國防、運輸、風能、建筑、消費品和電子產品等各種最終終端行業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供應鏈中斷導致原材料延遲或未到貨、資金流動中斷以及生產線工人缺勤率增加,迫使原材料設備制造商以零產能或部分產能運營,從而導致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減少。
交通運輸行業需求增加推動復合材料需求
熱塑性復合材料用于制造各種汽車部件、鐵路客車和重型車輛。這些材料重量輕,有助于減輕汽車的重量,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車輛的燃油效率,并幫助汽車制造商滿足 CAFé 排放標準(到 2025 年達到 54.5 mpg)和環境機構規定的其他燃料標準。熱塑性復合材料在賽車和高性能車輛部件(如儀表板、前端模塊、車門模塊、車頂部件、外觀級部件和引擎蓋下部件)中的使用增加,是推動這一趨勢的驅動因素之一。鐵路部門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也在增長。高速鐵路將這些材料用于鐵路運輸車的內部和外部應用以減輕重量。
原材料高成本
與熱固性樹脂相比,用于生產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熱塑性樹脂價格更高。原材料占這些復合材料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原材料、加工和制造成本高昂,導致最終產品價格高昂。這種高成本是供應鏈中原始設備制造商使用熱塑性復合材料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生產熱塑性復合材料所需的機械和工具是資本密集型的,導致產品成本高。熱塑性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都有許多應用。然而,它們目前在商業上并不可行。如果熱塑性樹脂的成本和生產成本降低,在許多應用中使用熱塑性復合材料將是可行的。
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
電動汽車 (EV) 對環境友好,有助于減少交通行業的碳排放。預計未來幾年對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需求將出現高速增長。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強度,在減輕車輛重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使得它們在電動汽車部件的生產中非常有用。因此,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增加正在增加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消費量。目前許多公司都在從事使用熱塑性復合材料制成的組件開發。例如,UNITI SWEDEN AB(瑞典)和 KW Special Projects 將利用數字孿生技術以及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來重新定義汽車設計和生產。
開發低成本生產技術
熱塑性復合材料有許多應用。然而,由于成本高,在許多應用中使用這些復合材料在商業上并不可行。低成本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生產可以增加其在不同終端應用中的消費量。開發低成本技術是所有研究機構和熱塑性塑料制造商的當務之急。然而,為開發生產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新技術而進行的研發投資是市場參與者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盡管如此,各大公司仍在大力投資研發,以降低熱塑性復合材料和制造的最終產品的總體成本。一些公司正在提供使用回收熱塑性塑料制成的熱塑性復合材料。例如,塞拉尼斯公司(美國)提供 ECOMID 聚酰胺化合物,它是使用回收的 PA66 化合物制成。該產品系列為汽車、消費品和建筑行業提供經濟的解決方案。
玻璃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將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玻璃纖維在數量和價值方面主導著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玻璃纖維的需求量很大,因為它們成本低且能夠與不同的樹脂一起加工。玻璃纖維主要用于風能、消費品和電子產品以及建筑、交通等行業。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現,上述行業將看到熱塑性復合材料需求出現下降,比如飛機交付量下降,汽車和電子產品銷售減少。隨著終端行業的復蘇,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將獲得動力。
SFT工藝占據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主要份額
就價值和數量而言,由于成本低廉,SFT 復合材料是消費品、電子產品和運輸應用中最常用的熱塑性復合材料類型。交通運輸和航空航天與國防是 LFT 和 CFT 復合材料的主要消費者。在預測期內,LFT 細分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最高的復合年增長率。由于疫情,所有行業的供應鏈都出現了中斷,導致所有產品類型的需求下降。在預測期內,需求將隨著供應鏈的恢復而恢復。
運輸終端行業預計將在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占據最大份額
由于對節油汽車的高需求,交通運輸是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最大消費者。汽車制造商和重型車輛制造商正在探索在各種運輸應用中使用熱塑性復合材料,因為它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易于改造和重塑的特性。此外,熱塑性復合材料還使汽車制造商能夠滿足嚴格的環境法規。這兩年,世界各地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大多數國家的制造工廠關閉后都在努力繼續生產。隨著生產危機的出現,汽車制造商還必須應對 2020 年以來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市場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下降。然而,出于安全考慮,人們乘坐私家車出行的情緒將推動汽車銷售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
亞太地區在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中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預計 2020 年至 2025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本土對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和國防以及消費品和電子應用領域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高需求推動亞太地區在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占據首位。由于疫情,東麗工業公司(日本)等主要熱塑性復合材料制造商在新冠法規的不利情況下繼續運營。此外,隨著各行業的復蘇和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高性能特性,2020年后該地區對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將上升。
市場主要參與者
全球復合材料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 SABIC(沙特阿拉伯)、Celenase Corporation(美國)、BASF SE(德國)、Lanxess AG(德國)、Solvay S.A.(比利時)、三菱化學先進材料(日本) SGL Group(德國)、DoWDuPont(美國)、Toray Industries, Inc.(日本)、Polyone Corporation(美國)。這些公司參與采用各種無機和有機戰略,以擴大其在復合材料行業的立足點。
本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收集自網絡,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
上一篇:復合材料體育用品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