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從技術挑戰到產業革命
在全球脫碳目標與供應鏈安全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復合材料回收正從邊緣技術躍升為戰略性產業賽道。作為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領域輕量化的核心材料,復合材料的報廢(EOL)管理缺陷與其應用潛力形成鮮明對比——全球超過90%的復合材料廢料尚未實現有效循環利用。這一矛盾不僅催生了技術創新的浪潮,更吸引了全球資本的密集布局,形成深度技術、工業需求與資本邏輯的三重共振。
【專題綜述】適用于3D打印的可回收麻秸稈纖維增強聚乳酸復合材料 結語:資本與技術的共舞 投融資行動建議: 數據來源:JEC Group、Infinity Recycling、Nova Carbon、WC公開披露信息二、協會以往回收類文章:回顧
三、國際資本動向與戰略布局:從影響力投資到產業整合
影響力基金:Supernova、循環創新基金聚焦ESG指標,要求回收率≥85%。
戰略投資者:空客風投、Syensqo Ventures通過股權綁定鎖定技術供應。
早期投資項目占比提升:種子輪與A輪融資占比從2020年32%升至2024年58%。Extracthive與Infinity Recycling聯合開發化學解聚-材料再造一體化方案。德國HTGF投資Resolve Composites,瞄準歐洲風電葉片回收市場。
復合材料回收的崛起,標志著可持續發展從“綠色標簽”轉向“產業必需”。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一賽道不僅提供財務回報,更賦予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