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復合材料為代表的關鍵科技領域,中國正憑借自主創新,逐個打破各國的技術壟斷,書寫著產業突圍的新篇章。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即便面臨技術封鎖,仍堅持用勞動換技術,大力普及教育,提升全民素質,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創建了自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閉環。
在復合材料這一戰略性新興材料領域,中國的突破尤為顯著。復合材料因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風電等高端制造領域有著廣泛且關鍵的應用。
在航空航天領域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商飛的 C919 大型客機大量使用復合材料,其機身結構中復合材料用量占比約15%,主要用于機翼、機身段等部件,不僅減輕了飛機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還提升了飛機的可靠性和舒適性。而美國在航空復合材料領域雖起步早,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中國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美國波音、洛馬等公司的技術壟斷,C919 的成功研制和逐步商用,標志著中國在航空復合材料應用上已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新能源汽車
是另一個復合材料應用的重要戰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2023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44.3萬輛。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殼體、車身框架、底盤部件等部位,復合材料得到廣泛應用。例如,電池殼體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既能有效保護電池安全,又能減輕重量,提升電池續航能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如比亞迪、蔚來、小鵬等,在復合材料的應用上不斷創新,推動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追趕走向引領。
隨著 "雙碳" 目標的推進,中國風電產業蓬勃發展
風電葉片是風電設備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風機的發電效率和使用壽命,而復合材料是制造風電葉片的主要材料。中國企業在大型風電葉片用復合材料的研發和生產上取得重大突破,能夠生產適用于 10MW 及以上海上風機的超長葉片,材料的強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美國、德國等企業在高端風電復合材料領域的壟斷。
中國復合材料產業的崛起,是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美國曾認為可以通過將中國納入全球經濟體系,實現對中國的掌控,但中國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堅韌的民族意志和不懈的奮斗精神,在復合材料等眾多領域實現了從 "跟跑" 到 "并跑" 甚至 "領跑" 的跨越,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如今,中國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和龐大的市場應用場景,不斷推動復合材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不僅提升了中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全球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事實證明,中國的崛起是科技自主創新的成果,是全體中國人民奮斗的結果,在以復合材料為代表的關鍵領域,中國正用實力改寫全球產業格局,讓世界看到一個真正的科技強國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