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醫療設備研發能力的提升,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一些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成功迎頭趕上,逐漸打破了進口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盡管如此,我國每百萬人擁有的醫療影像設備數量仍然較低,僅為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顯示出市場潛力巨大,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醫療器械需求強盛,整體市場規模呈穩定高增長態勢。據統計,2023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10358億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1300億元。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追趕,再邁向高質量發展。這一增長得益于臨床需求的不斷上升和醫療器械的不斷創新,以及國家對醫療器械國產化及國產替代的政策鼓勵與支持。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
從細分市場來看,醫療設備占據最大市場份額,2021年,醫療設備占比中國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約56.8%,整體市場規模超 4,700億元。典型的醫療設備包括影像設備(如X光機、CT機)、監測設備(如心電圖機、血氧儀)等。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上升和技術的不斷創新,醫療設備市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2023年,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預計2024年將增長至3300億元。影像設備中,磁共振成像(MRI)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設備是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國產品牌如聯影醫療和邁瑞醫療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逐漸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以聯影醫療為例,其推出的3.0T磁共振成像設備已經進入了國內外多家知名醫院。
其次為高值醫用耗材,如植入物、支架等,這些產品由于其高附加值和廣泛的臨床應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占比19.7%,其次,低值醫用耗材占比 12.1%;IVD(體外診斷)產品占比11.4%。2023年,IVD市場規模約為1358億元,預計2024年將增長至1500億元。這一增長得益于臨床需求的不斷上升和醫療器械的不斷創新。受益于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高速增長,醫療器械供應鏈服務行業潛在需求大。
來源:艾瑞咨詢
復合材料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
復合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醫療器械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常用的復合材料包括聚醚醚酮(PEEK)、碳纖維增強塑料等。在具體應用方面,復合材料被用于制造微創手術器械、醫療影像設備等,其技術優勢在于能夠提供更輕質、更耐用、更安全的醫療器械。
碳纖維增強塑料
碳纖維增強塑料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常用于制造高強度的醫療設備部件,如手術器械和影像設備部件。碳纖維增強塑料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逐漸增加,主要原因是其能夠提供更輕便但更堅固的材料特性。以X光機和CT機為例,使用碳纖維增強塑料可以顯著減少設備重量,提升操作靈活性,同時保持高強度和耐用性。
聚醚醚酮(PEEK)
PEEK是一種具有優異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的高性能聚合物,廣泛應用于骨科植入物和其他需要高強度、高耐磨性的醫療器械中。PEEK材料因其優異的性能,在骨科植入物、牙科植入物以及運動醫學器械中廣泛應用。例如,PEEK材料在人工椎間盤、關節置換和牙科植入物中的應用,顯著提升了這些產品的耐用性和生物相容性。
案例分析
碳纖維增強塑料的應用案例
奧氏體(Axion):Axion是全球領先的碳纖維增強塑料制造企業之一,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領域。通過與國內醫療設備制造企業合作,Axion的碳纖維增強塑料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占據了重要位置,特別是在影像設備和高端手術器械的制造中表現突出。Axion的碳纖維增強塑料在制造X光機的外殼和CT機的部件中顯示了優異的性能,減輕了設備重量,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贏創Evonik — 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來源:鵬孚隆
贏創VESTAKEEP?植入級聚醚醚酮在運動醫學中的應用
贏創是世界上首家開發出基于植入級聚醚醚酮(PEEK)用于植入物3D打印的聚合物絲材的公司。其VESTAKEEP?植入級聚醚醚酮在醫療設備應用中展示了優越的性能,包括可視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穩定性等。這些材料的研發與創新將成為助力醫療器械國產化延續高速增長的堅實基礎。
瀚森(Solvay)— 校企合作專業背書
瀚森公司是另一家知名的PEEK供應商,其PEEK材料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醫療器械中。通過與國內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合作,瀚森的PEEK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也占據了一定的份額,特別是在骨科和牙科植入物領域。瀚森的PEEK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骨科內固定系統和牙科種植體中,表現出優異的耐久性和生物相容性。
邁瑞醫療Mindray — 把握國產替代機遇,開啟增長新引擎
邁瑞醫療在醫學影像領域提供全系列超聲診斷系統和多種數字化成像解決方案。根據2023年報,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703,354.14 萬元,同比增長 8.82%,國內市場超越進口品牌成為行業第一。公司通過不斷推出重磅產品,在全球高端客戶群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此外,邁瑞醫療還完成了大部分關鍵上游原材料的國產化,這表明公司在供應鏈管理和原材料開發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對于上游供應鏈企業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痛點分析
盡管機遇顯著,但行業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和技術壁壘等挑戰。醫療器械門類眾多,行業集中度低,90%公司收入不足2000萬,目前仍未出現壟斷性競爭格局。自2023年8月份以來,醫療行業整頓行動使得國內設備的招標采購活動出現大面積推遲,也導致該產線下半年的增長有所放緩。此外,醫療器械行業受發改委、衛計委、食藥監總局等多頭管理,管理效率低下對行業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最終導致企業負擔的加重。因此,上游企業在抓住機遇的同時,也需要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
結論與建議
國產醫療器械制造業的崛起為上游復合材料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對于上游企業來說,建議積極拓展與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合作,加強研發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對于未來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復合材料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潛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應對行業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產醫療器械制造業的崛起為上游復合材料生產企業帶來了多重機遇。據統計,國內醫療新基建待釋放的市場空間仍然超過 200 億元,這對該業務線的增長及上游復合材料生產企業都將會帶來積極貢獻。其次,技術合作和研發創新的機會增多,必將驅動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發展。最后,供應鏈的本地化為上游企業帶來了成本優勢,增強了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下一篇:復合材料檢測的條件、工具及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