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葉片大梁板的生產過程主要有四個步驟:板材的拉擠、板材的包裝運輸、后處理以及葉片的灌注。
板材的性能獲取主要是在拉擠過程當中。后處理主要是對一些斜坡、左右的倒角、鋪設的長度做一些處理,還有撕脫模布。灌注灌注對拉擠是相互關系的,在設計拉擠工藝過程當中,也要關注灌注環節。脫模布的撕除、板材的直線度,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灌注的性能。
開放式和注射式是目前兩種常見的拉擠形式。這兩種工藝目前在拉擠大梁上都有應用。各有優缺點,并不具有絕對的優勢,因此也沒有絕對的替代關系。比如說開放式的浸潤時間比較長,出現浸潤缺陷的概率較低。對于注射式來說,其纖維直線度和新老膠較少,但浸潤時間較短,容易產生浸潤缺陷。沖擊壓力對纖維的分布可能也會有一些影響。
隨著平價時代來臨了,機組大型化成為降低風電成本的不二選擇。機組大型化就意味著對葉片長度的進一步加長,同時對大梁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為了提高大梁的模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更換原材料。
通過選擇不同的原材料,可以提高大梁的模量。而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大梁的性能。拉擠成型碳纖維復合材料以質量輕、工藝性好、不易褶皺等特點。在應用于風電葉片主梁上時,相比高模玻纖,主梁整體減重20%~30%,節約10%左右的成本。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整理編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氫氣長輸管道的標準化現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