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簡要介紹了,超聲波焊接作為熔融焊接技術的一種,因其快速、經濟、適合批量生產而被廣泛應用于熱塑性材料的連接。這種技術通過摩擦和聚合物中的粘彈性耗散來連接部件。本次,我們對這種焊接工藝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以及討論該技術最新的一些發展情況。
在超聲波焊接中,待焊件通常在接頭界面處有一個小的初始接觸,來集中超聲能量并引發熔化。對于許多應用來說,這種小的接觸面積是通過一個能量引導器來實現的,能量引導器是一個尖銳的三角形肋條,模制在一個零件的表面上。但是,由于創造這種特性會增加零件的成本,過往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焊接零件的方法上,特別是聚合物復合材料,而不是能量引導器。
在沒有能量引導器的材料上進行焊接時,能量不集中,接合界面處的庫侖摩擦小于有能量引導器時的情況。因此,零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熔化,整體焊接時間更長。但熱塑性塑料在超聲焊接下會產生粘彈性耗散,隨著焊接時間的延長,零件溫度會升高。當溫度升高到某一點以上時,聚合物會發生熱分解,形成多孔區域,嚴重影響焊接質量。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在焊接前加熱零件。超聲波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取決于材料的損耗模量,而損耗模量與零件的溫度密切相關。因此,對零件進行預熱可以縮短焊接時間,降低熱分解的風險。然而,這個解決方案同樣存在問題:它需要額外的操作,而且效果有限。
因此,在最新的進展中,研究人員開發了另一種解決方案:雙脈沖超聲波焊接。在該項技術中,第一個脈沖用于預熱零件,而第二個脈沖完成焊接。第一個脈沖在接頭界面處產生熱量。界面處的材料首先熔化,并且那里的溫度比工件中部的溫度高。冷卻一段時間后,在同一位置施加另一個超聲波脈沖以擴大焊縫的尺寸。通過調整兩次脈沖之間的焊接時間和冷卻時間,使工件中間的溫度保持在塑料的分解溫度以下。通過增加接頭界面的能量耗散,抑制熱分解,提高了焊接質量。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整理編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軍工領域復合材料發展
下一篇:電磁屏蔽復合材料概況和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