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員,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 由德國無人機研究公司“無人機產業觀察”(Drone Industry Insights)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22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428億美元。 無人機市場的火熱也帶動了行業的投資熱情,近年來無人機行業的投資額度大規模增加。根據“無人機產業觀察”的統計,2010-2020年10年間,國際市場無人機投資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速達到了51.80%,投資額也從2010年的360億美元躍升到23,390億美元,增幅超過60倍。 按應用領域的不同,無人機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兩大類。軍用無人機主要包括偵查無人機、攻擊無人機、誘餌無人機以及貨運無人機,與有人機相比具有人員零傷亡、性能優越、成本低等顯著特點,已逐步成為現代戰爭重要武器。 民用無人機可進一步分為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多用于個人航拍,工業無人機應用領域廣泛,主要包括:電力巡檢、應急救援、航空攝影、水利應用、農藥噴灑、航空測繪、管線巡查、海事監察、農業林業、物流運輸、交通管制、氣象監測、反恐防暴等。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市場規模的變化看,2015-2019 年,我國無人機總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49%。從細分領域市場規模來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增長速度更快,年均增速達72%,軍用無人機年均增速在28%左右。 隨著5G網絡的出現并普及,將解除目前無人機應用在網絡方面的限制,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無人機全行業需求,進一步促進我國無人機產業快速增長。伴隨5G的正式商用以及5G網絡建設的快速推進,未來我國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2025年,我國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會達到約1500億元,2020-2025年年均復合增速約為28.6%。 無人機要求結構重量輕,從而可減少電池或燃油消耗,延長航時,也可安裝更多的設備,提高無人機的綜合性能。無人機應用復合材料可以減重25%-30%,如碳纖維環氧樹脂復合材料與鋁合金相比,在同等結構強度和剛度時,可以減少25%的重量;采用泡沫夾層玻璃纖維制造小型無人機機體結構,由于泡沫密度較低,約為0.2g/cm3 ,相比于鋁合金減重更多。目前,無人機復合材料用量一般占機體結構總重的60%-80%,應用比例明顯超過有人飛機,甚至出現全復合材料無人機,比如美國“捕食者”無人機,包括碳纖維在內的復合材料用量約為結構總重的92%。 本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綜編,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