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巖纖維(Basalt Fiber)是玄武巖礦石經過高溫熔融后,通過高速拉絲漏板拉制而成,其主要質量組成為SiO2(46%~52%,質量分數,下同)、Al2O3(10%~18%)、CaO+MgO(13%~25%)、FexOy(6%~18%)、Na2O+K2O(2%~10%)、TiO2(1.5%~2%)。玄武巖纖維與其他纖維相比,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寬泛的使用溫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損、耐腐蝕和抗氧化性能。如玄武巖纖維比碳纖維延展性好、抗氧化性強、使用溫度范圍大,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阻燃性好、穩定性強,比芳綸纖維耐高溫、耐老化,比玻璃纖維耐磨性強、使用溫度廣,且比玻璃纖維成本低,可作為高性能玻璃纖維替代品,近20年來,玄武巖纖維已成為繼碳纖維、芳綸、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纖維之后的我國重點發展的第四大高技術纖維。
同時玄武巖礦產資源多、可再生,我國的黑龍江、寧夏、四川、山東、河北等地也有豐富的儲量。而玻璃纖維則由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硼鈣石、硼鎂石、螢石等原料制成。由于玄武巖熔化過程中沒有硼和其他堿金屬氧化物排出,使連續玄武巖纖維制造過程的池爐排放煙塵中無有害物質析出,不向大氣排放有害氣體,無工業垃圾及有毒物質污染環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代替玻璃纖維,因而,連續玄武巖纖維被譽為21世紀“火山巖變絲”、“點石成金”的新型環保纖維。
纖維制備工藝成熟、成本低,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纖維材料。以玄武巖纖維為增強體、樹脂為基體制得的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和低廉的價格,其在車輛、船舶、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領域擁有替代現有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潛力。
連續玄武巖纖維可被制成粗紗、細紗、土工布、編織布、短切紗、針刺氈、套管等,應用于不同領域。玄武巖纖維具有優越的化學、物理、力學及高溫性能,因此它可在各行各業獲得廣泛的應用。
另外,玄武巖纖維還是碳纖維的低價替代品,具有一系列優異性能。尤為重要的是,由于它取自天然礦石而無任何添加劑,是目前為止唯一的無環境污染的、不致癌的綠色健康玻璃質纖維產品。所以玄武巖纖維在復合材料的增強材料領域的應用,已引起廣泛的重視并將快速發展。
據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研究發現,2022年產量將達到2.8-3.3萬噸,年增長率突破10%。據相關統計,2022年我國玄武巖纖維及相關制品出口量有望突破0.69噸,而進口量受俄烏戰爭影響,今年預僅達到10噸左右,可忽略不計。預計2022年中國玄武巖實際需求量2.6-2.7萬噸左右,比去年略有增長。總體來講,從17年至今,玄武巖纖維復材發展勢頭良好,隨著材料對性能需求和環保需求的增加,玄武巖纖維的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新產品開發要源于市場,更要高于市場,應主動去引導市場,例如利用玄武巖纖維優異的綜合性能和良好的性價比,去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與其他高科技纖維的發展相比,我國玄武巖纖維的發展有希望“后來者居上”,成為世界玄武巖纖維應用大國。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綜編,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