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行動旨在助推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引導復材企業高質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企業“啟航全球”政策資訊】專欄,對相關政策資訊進行整理發布,幫助企業從中了解、獲得政策信息,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產業國際化。
馬來西亞于2023年12月1日開始,對中國公民實施入境30天內免簽證的便利措施。
2024年是中馬兩國建交50周年,在過去的50年里,中馬兩國經貿關系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兩國貿易始終保持高位運行。貿易規模持續擴大。自1974年建交以來,雙邊貿易往來實現飛躍式增長,貿易總額由建交之初的不足2億美元到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中馬關系最早可追溯到漢朝,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聚居,曾為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立下巨大功勞。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并開始互派特命全權大使。近幾年,馬中兩國貿易往來空前活躍。2008年至2015年,馬來西亞一直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中國自2009年以來一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13年和2014年,馬中貿易達到歷史新高,總貿易額皆突破1000億美元。2015年至2016年間,雖然全球受經濟低迷、油價下跌、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馬中總貿易額仍達到900億-1000億美元上下的高水平,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都顯示了馬中兩國關系不斷深化、友誼不斷升華的大好局面。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形勢下,馬中兩國政府在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項目,包括 “兩國雙園”-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計劃、馬六甲與廣東省結為友好州省、馬來西亞人民幣清算行正式推展、數字自由貿易區(DFTZ)正式推介等。
金磚國家名稱來源于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英文名稱首字母組成的縮寫詞。因“BRICS”拼寫和發音同英文單詞“磚”(bricks)相近,中國媒體和學者將其譯為金磚國家。
21世紀以來,中馬兩國簽署多個雙邊、多邊貿易協定,為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動力、增添新動能。在貿易結構上,中馬兩國在資源構成、產業結構、進出口商品結構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并呈現出機電產品、能源產品相關貿易頻密等特點。截至2023年,機電產品、機械設備等中間產品是馬來西亞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原油、石油產品、天然氣等則是馬來西亞向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馬來西亞分別是中國液化天然氣和棕櫚油進口的第三、第二大來源國。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扎夫爾表示,過去50年間,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促進了基礎設施改善和制造業增長,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推動了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馬來西亞出口的液化天然氣、棕櫚油和橡膠等產品也受到中國歡迎。未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經貿合作五年規劃(2024—2028年)》,兩國在高科技制造和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的產業聯系將進一步深化,從而促進兩國技術進步與創新。
馬來西亞市場的特點
出口產品多樣化
馬來西亞在產品出口上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由于氣候因素,使得馬來西亞具有豐富的橡膠資源,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橡膠出口國。此外馬來西亞還蘊含大量的石油以及天然氣等資源,這也促使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重要的原油出口國。
收入水平高,購買力強
由于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馬來西亞經濟非常發達。良好的經濟發展條件,使得馬來西亞人們具有較高的收入水平,購買力強。因此外貿人在開發馬來西亞市場的時候只要選品正確,通常會收獲較大的利益。
工業制造需求大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的制造業中心之一,其工業制造市場需求涵蓋了汽車、電子、化工、機械等多個領域。這些行業對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需求量大,同時也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
能源與資源:
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這些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在能源開發、冶煉和加工等領域。
超多詳情請點擊附件查看:馬來西亞(1).pdf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