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星公司(Hyosung Advanced Materials)是韓國首家成功自主開發出高性能碳纖維的公司,于2013年5月在韓國全羅北道的全州建成了年產量達2000噸的工廠。曉星公司于2022年10月宣布,其成功開發了超高強度碳纖維H3065(T-1000級),據報道,其抗拉強度和彈性分別不小于6.4GPa和295GPa。這項研究始于2017年8月開始的超高強度碳纖維開發計劃,韓國國防發展署(ADD)和軍民技術合作研究所(ICMTC)參與了該計劃,同時,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也進行了投資。此次,H3085碳纖維的開發必將進一步擴展曉星碳纖維的應用領域。
曉星公司生產的碳纖維H2550(抗拉強度:5.5 GPa/彈性:250 GPa,T-700級),主要用于氫燃料箱、電纜芯、光伏隔熱、體育運動等,其抗拉強度是鋼的10倍。相比之下,新開發的碳纖維,其抗拉強度是鋼的14倍,可用于航空和國防等多個領域,制造飛機機身/部件和衛星等。
T-1000級碳纖維需要涉及原料聚合、輻射、彈性等方面的高度復雜技術。H3065碳纖維的成功開發使韓國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第三個開發超高強度碳纖維的國家,它將為該國碳纖維產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韓國一直依賴進口材料制造用于航空和國防領域應用的碳纖維。據相關行業觀察人士稱,H3065碳纖維的開發意味著曉星先進材料公司距離躋身碳纖維行業全球前三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并在該行業獲得了堅實的競爭力。
據日本富士經濟研究院(Fuji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Japan)稱,全球PAN基碳纖維市場預計將從2021的85790噸增長10%(年均),到2035年將達到約327430噸。至于碳纖維在全球市場的使用,截至2021,風力渦輪機葉片(39%)位居榜首,其次是航空(15%)運動/休閑(12%)和汽車(7%)。自2013年以來,曉星公司一直在韓國全州的工廠生產該產品。該公司計劃投資1萬億韓元,到2028年將該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到24000噸/年。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第三階段的擴建(從6500噸/年增至9000噸/年)。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翻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