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0日,在2022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上,中國中車面向全球發布了首個軌道交通車輛“弓”系轉向架。
中國中車總工程師張新寧,以及Turasas、Titagarh、Hyperloop等公司的嘉賓,中國中車總部及部分子公司相關人員和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專業觀眾出席了發布會。
發布會上,來自中車意大利研發中心的軌道交通和機械設計部負責人馬可·博洛介紹了弓系轉向架輕量化、節能、降噪、綠色低碳等方面的技術特點。
“弓”系轉向架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的走行部,猶如人的雙腿,是軌道車輛最為核心的部件之一。“弓”系轉向架采用全組裝無焊接結構的碳纖維柔性構架,在承載車輛重量的同時,通過“弓”的減振特性,緩和了車輛和線路的相互作用,就好比為軌道車輛裝上了“彈簧腿”,可以提升車輛的平穩性和舒適性。
中車工程師秦成偉介紹,“弓”系轉向架由中國中車核心子公司中車唐山公司創新研制,符合世界轉向架技術研究的“綠色智能”發展方向,實現了軌道車輛在輕量化、低能耗、低噪音方面的提升。
“弓”系轉向架采用零部件組合的綠色制造方式,可消除傳統轉向架生產過程中焊接、涂漆等工序的碳排放;關鍵部件采用碳纖維和石墨烯等材質,具有輕量化、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大幅延長轉向架的使用壽命,減少運營維護成本;應用永磁電機直接驅動等前沿技術,省去了傳統轉向架通過齒輪傳動的環節,更加高效節能。與傳統轉向架相比,動力型“弓”系轉向架減重25%、非動力型減重35%,車輛運行能耗減少15%,輪軌磨耗降低30%,噪聲降低2到3分貝,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15%。
中車設計師將光纖傳感器內置于轉向架構架中,并采用電控制動等智能裝置,使“弓”系轉向架具備監測自身健康狀態、感知線路和車輛之間狀態的功能,使列車運行更加智能、安全、可靠。
據悉,中國中車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突破為引擎,以轉向架等關鍵部件為載體,加快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系列化、譜系化、標準化、模塊化,通過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構建了從基礎器件、核心部件到關鍵系統、再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
來源:中國中車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自網絡,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