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全球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 )發布最新報告,預計 2021 年至 2030 年間,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將以 9% 的累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到2030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 1,756 GW (GW)。
伍德麥肯茲去年第四季度預測報告稱,與上一季度期間的展望相比,全球新增產能增加預計 69 GW。這是由于中國大幅提升了最新預測。中國 48 GW的季度環比 (QoQ) 升級占全球 10 年展望增長的近 70%。
伍德麥肯茲研究總監盧克·萊萬多夫斯基表示:中國工業部門推動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最近 9 月份的電力短缺,激發了中國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心。 因此,我們上調了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展望。預計這十年中國市場將增加 458 GW,并將繼續在新增產能方面領先全球。
其首席分析師李曉陽補充說:“在2023年到2026年間,中國海岸線對電力的迫切需求引發了海上風電行業 13 GW的升級。預計2021年到2030年,中國對凈零排放的承諾預計將推動新增 88 GW的海上風電產能。”
隨著這些市場對脫碳目標和預期激勵機制的響應,美國和歐洲的季度展望調整共同貢獻了 22 GW的額外產能。
預計美國國會通過 100% 的生產稅收抵免延期將使美國的發電量環比提升近 12 GW,這主要影響到 2026 年至 2030 年期間的裝機容量,如果電網投資實現,年產能增加將平均為 18 GW。就本十年全球新增產能而言,美國目前排名第二,新增產能為 150 GW。
對于歐洲,由于風電開發商在 10 月贏得了 1.1 GW的技術中性分配,南歐的前景環比增長 3.3 GW,促成本季度整個歐洲近 10 GW的增長。其他地區的升級反映了為實現 2030 年目標而做出的廣泛努力。
盡管南非、阿曼、以色列和埃及的風電建設進展表明發展與預測同步,但伍德麥肯茲對中東和非洲的 QoQ 前景進行了最小的調整。
與新增裝機容量增長趨勢相反的是日本,在新風電裝機容量排名的頂級市場中,日本下降了 5 位,降至第 16 位。由于離岸目標比預期更為保守,日本環比降級 2.5 GW,導致除中國外的亞太地區前景下調近 800 兆瓦。現在預計該國將在本十年增加 11.7 GW的新產能。
亞太地區的后起之秀越南報告稱,由于開發商推動利用 10 月底到期的風電 FIT,在短短一年內新增產能增加了 33 倍。該市場目前在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排名第 17 位,預計本十年新增裝機容量為 9.9 GW。
首席分析師 Robert Liew 表示:“越南已從一個新興市場一躍成為今年新增容量的第二大區域風電市場(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工貿部發布的官方 3.3 GW可能包括盡管尚未完全完成但仍設法獲得 COD 證書的項目,因為公司急于在 2021 年 10 月末到期之前獲得風電 FIT。”
本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編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