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旗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將聯合肯塔基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共同啟動一項總額1000萬美元的煤基碳纖維研發項目,旨在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煤炭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
全流程攻關突破成本與性能瓶頸
該項目將系統覆蓋煤基碳纖維生產的全鏈條技術,包括計算化學模擬、煤焦油瀝青加工、纖維紡絲及熱處理工藝優化。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碳纖維技術中心負責人表示,研究重點在于解析不同等級煤基碳纖維所需的化學條件與加工參數,以實現“性能超越傳統產品,成本低于現有市場”的目標。
高校分工明確資金精準投放
肯塔基大學:獲450萬美元專項經費,主導煤焦油瀝青(碳纖維前驅體)的定制化研發,針對航空航天、國防等高端領域需求優化材料特性。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8萬美元支持,負責材料微觀結構表征與性能分析,為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煤炭轉型戰略應對能源結構變革
在美國低價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擠壓下,煤炭在電力市場的份額持續萎縮。該項目通過開發煤炭在非傳統領域(如先進材料)的應用,被視為抵消行業頹勢的關鍵舉措。能源部高級官員指出,碳纖維市場預計2024年前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除高端領域外,建筑保溫、基礎設施材料等大批量應用場景亦將推動需求爆發。
政策驅動 3000萬美元計劃落地
此次研發經費源自美國國會2020財年批準的“先進煤炭加工計劃”,該計劃總撥款3000萬美元,旨在探索煤炭在冶金與熱力市場之外的創新用途。業內分析認為,煤基碳纖維若實現商業化,不僅可提升美國煤炭出口競爭力,還將為傳統能源密集型地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美國正通過技術革新重塑煤炭產業價值。此次跨機構合作標志著煤炭從“燃料”向“材料”的戰略跨越,其成果或為全球資源型經濟體提供轉型參考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