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24年11月正式發布了ISO 19375:2024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s — Measurement of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by means of a micromechanical single-fibre pull-out test(暫譯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通過微觀單纖維拉出試驗測量界面剪切強度)。該標準為評估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供了統一的測試方法,填補了該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
標準概述
ISO 19375:2024規定了通過微觀單纖維拉出試驗測定單根纖維與基體之間界面剪切強度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碳纖維、玻璃纖維、玄武巖纖維等剛性增強纖維,以及熱固性、熱塑性和細粒混凝土基體。此外,該方法還可用于聚合物增強纖維和其他無機基體。然而,該標準不適用于以下情況:
彈性體纖維和彈性體基體(如橡膠);
固化或熔化溫度高于400°C的基體;
在樣品制備過程中易產生氣泡或膨脹的基體;
泡沫材料。
標準亮點
1.統一測試方法:提供了測定單纖維與基體界面剪切強度的標準化拉出試驗方法,確保結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2.廣泛適用性: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增強纖維和基體材料,涵蓋了熱固性、熱塑性和細粒混凝土等多種基體。
3.明確適用范圍:清晰界定了方法的適用性和限制條件,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行業影響
該標準的發布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評估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于提升材料設計和應用的可靠性。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表示,ISO 19375:2024的實施將促進國內相關企業與國際接軌,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協會計劃組織專題培訓,幫助企業深入理解并應用該標準。
更多請聯系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時老師 13381201425
郵箱:info@ccia.xin / shixiaoming@ccia.xin
2024協會征集與立項標準:
1、樹脂基復合材料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不飽和聚酯樹脂;
2、預浸料技術規范系列標準(碳纖維增強環氧預浸料技術規范、高硅氧玻璃纖維布增強酚醛預浸料技術規范、熱塑性樹脂增強玻璃纖維預浸帶技術規范);
3、碳化硅纖維及其先驅體聚碳硅烷;
4、新能源汽車電池盒/蓋系列標準;
5、高速列車駕駛艙用復合材料部件技術規范系列標準;
6、復合材料電纜橋架;
7、(已立項)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騎行車架組;
8、(已立項)風電場葉片缺陷分級及維修技術規范;
9、(已立項)風電葉片維修人員技能要求及鑒定技術規范;
10、綠色甲醇評價技術要求;
11、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聲明要求 燃料甲醇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整理編譯,部分數據來源于網絡資料。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