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碳纖維強國日本和美國自2020年下半年起都對其碳纖維出口至中國市場的相關政策加強了管控,日本東麗對中國市場實行碳纖維“斷供”。
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如何加速實現用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國產碳纖維及其復材“武裝”自己的商用大飛機,成為我國民用航空系統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也為我國碳纖維在民用航空領域實現重大應用突破提供了新契機。
在這個過程中,國產碳纖維龍頭可謂責無旁貸。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復神鷹”)已經開始加速行動起來了。8月18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制造”項目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開工。
還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復神鷹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了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等待審核、排隊上市。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復神鷹正在緊抓市場機遇、趁勢而上,加速打開新時代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瞄準“國產大飛機”探索民用航空應用
波音787、空客A350......,幾十年來,發達國家的知名航空公司和全球碳纖維“巨頭”協作開發,使商用飛機成為全球碳纖維復材的優勢應用領域。
廣州賽奧碳纖維技術有限公司此前發布的、在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2019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碳纖維的總用量為10.37萬噸,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碳纖維用量為2.35萬噸,占比為23%。同期,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2.35萬噸的總用量中,商用飛機領域的碳纖維用量為1.624萬噸,占比高達69.1%。
自然,逐夢“長空”也一直是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的奮斗夢想。
8月18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制造”項目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開工。該項目之所以備受業內關注,正是因為鎖定“加速我國大飛機原材料國產化進程”這一目標,致力于為國產大飛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據介紹,該項目今年1月20日在上海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2021年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進行了簽約。
上海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由國務院于2020年1月批準設立、5月正式揭牌,是我國1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也是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重要功能載體。該保稅區的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功能完備,包含集成電路、智能制造、跨境協同研發等高端產業,將著力打造大飛機產業集群。
“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制造”項目將由中復神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實施。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冊資本為2億元,占地面積為50畝,計劃投資7億元,分2期建設,專注于航空樹脂、航空用碳纖維中間制品和成型工藝的研發和制造,致力于促進國產碳纖維復材產業的高端化應用。
該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增強中復神鷹在碳纖維高端應用上的技術實力,進一步完善其產品結構,延伸公司的下游產業鏈,并為加速國產大飛機原材料國產化進程作出積極貢獻。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良指出:“過去這些年,我們把注意力一直放在碳纖維上。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將碳纖維研發生產與下游應用更加密切地聯系起來。所以,公司接下來大的發展戰略,將會放在以應用研究牽引碳纖維生產技術進步和發展上。上海項目建成后,我們將針對碳纖維復材、航空樹脂和相關中間制品如何在大飛機項目中展開應用進行更多研究。”
曾經,在碳纖維艱苦攻關階段,張國良寫下了后來在業內廣為流傳的長詩《碳纖維的夢想》,執著追逐他的碳纖維夢想,也為企業立下了“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發展志向。如今,努力為“國家重大戰略項目”貢獻力量,成為張國良在企業發展新階段的新夢想。
“發展國產大飛機是我國的國家戰略,民用航空領域在新形勢下加速使用國產自主復合材料也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國產碳纖維龍頭將大有可為。我國碳纖維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產業化,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目前已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接下來,中復神鷹希望能為大飛機這樣的國家重大戰略項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張國良強調。
在今年3月舉行的中國商飛CR929項目機身及尾翼結構聯合定義階段(JDP)啟動大會上,有8家機體大部段供應商、15家機體專業化工作包潛在供應商和原材料供應商代表參加。其中,中復神鷹母公司中國建材集團獲得6個工作包中的3個。下一步,中國建材集團將著力推進上下游協作,實現從碳纖維材料到相關部件的整體推進。
擁抱資本市場更好應對全球化“大考”
如果說逐夢“長空”是中復神鷹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為之不懈奮斗的長遠夢想,那么,登陸資本市場便是其近在咫尺,已開始伸手觸碰的眼前夢想。
今年6月底,中復神鷹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了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進入排隊上市序列,目前正在進行審核問詢回復。
自2006年創立起,15年來持續研發攻關,中復神鷹目前已系統掌握了T300級、T700級、T800級、M30級千噸級技術,以及M40級、T1000級百噸級碳纖維生產制備技術,實現了對高強型、高強中模型、高強高模型等類別碳纖維的品種覆蓋。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復神鷹歷經多年艱苦攻關,在國內率先攻克了干噴濕紡技術難題,使我國成為全球碳纖維領域第三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
據介紹,一路走來,中復神鷹成功實現了高取向、低缺陷高品質PAN原絲的高效制備;在預氧化、碳化工藝領域,則研發了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高效預氧化、快速碳化等關鍵技術;逐步實現了高性能碳纖維的規模化生產和批量化供應。
近年來,中復神鷹著力提升T700級、T800級碳纖維生產技術和工藝性能,在碳纖維高端應用領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市場壟斷。
好產品要賣出去才是硬道理。據介紹,基于成熟的干噴濕紡產業化技術體系,中復神鷹多年來向全球市場供應的碳纖維已累計超過2萬噸。連續多年,中復神鷹T700及以上級別的碳纖維在我國市場的綜合占有率名列前茅。
而且,由其全資子公司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西寧萬噸級碳纖維項目”今年將分批建成、陸續投產。屆時,中復神鷹的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營收和贏利水平都將跨上新的大臺階。
放眼全球,眼下的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正是中國碳纖維企業實現奮起直追的關鍵機遇期。可以預見,接下來,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將越來越深地參與全球化競爭,加速與全球碳纖維巨頭實現“比肩并跑”,甚至在部分領域將實現領跑。中復神鷹作為我國碳纖維市場上的一名“尖子生”,接下來要想進一步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大考”,仍需奮起直追。
而在這個過程中,登陸資本市場,更緊密地擁抱資本市場,補充資本“血液”,從而能在更廣闊的平臺、更高的維度上與國際“選手”展開實力比拼,謀求更大發展,是一種必然選擇。顯然,中復神鷹已經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來源: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