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已如火如荼地開展了一周有余,目前接近尾聲。回顧整個奧運會的籌辦和運營,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希望借助奧運來展示日本的能源變革,從而改變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決心。
首先,日本車企豐田為東京奧運會提供了約4000輛往返于場館和奧運村的氫燃料大巴,與國內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路徑不同,豐田在先推出適用于家庭的小型加氫汽車后,在燃料電池的電堆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隨著相關技術不斷成熟,此次用于東京奧運會接駁的氫燃料大巴利用的就是小型乘用車所使用的70MPa氫瓶。目前,中國國內的氫能大巴則多使用的是35MPa氫瓶加氫。豐田希望借助奧運會,將70MPa氫瓶的加氫技術進一步推廣。
再一個,為了便于給大巴加氫,位于東京晴海的奧運村附近還專門建設了一座“與眾不同”的加氫站。這一加氫站有2臺加氫機,既可以給大巴加氫,也可以給小汽車加氫。兩臺機器每小時可以給4臺燃料汽車加氫,比日本國內已建成的150多座加氫站的加氫能力要大。
最后是運動員們棲身的晴海奧運村,日本家電巨頭松下將其打造成以氫能為主要分布式能源的小區(qū),這在日本是首次。與改良氣相比,純氫的發(fā)電和供熱的能效會更高。松下通過把多個700瓦小型燃料電池系統串聯,形成兆瓦級的大型燃料電池系統,向奧運村集中提供氫能產生的電能和熱能。
相信在日本政府的帶動下,氫能配套的相關產業(yè),如復合材料儲氫罐、電池盒的生產和研發(fā),也將得以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