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播播91,日韩欧美国产精品综合嫩v,婷婷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注冊 微信登錄

國內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光威復材陳亮:兩代人拓荒造就碳纖維國際巨頭

光威復材陳亮:兩代人拓荒造就碳纖維國際巨頭

從漁具生產到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研發,光威復材用三十余年的時間,完成了企業的轉型蛻變。在山東商報編制的2020山東創富榜上,光威復材原實控人王言卿及其家族,也以110.11億元的創富金額位列榜單第61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3月,這家企業在股權方面順利完成交接,陳亮接替母親王言卿成為公司新掌門人,帶領光威復材繼續前行。他曾公開表示,公司將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努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碳纖維全產業鏈制造商。

image.png

光威復材董事長陳亮(資料圖)

 

打造國內首條魚竿生產線

今年5月,光威復材向航空工業一飛院、壹通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架份TP500無人運輸機后機身及尾翼。在這次交付儀式上,光威復材的掌舵人陳亮,久違的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

眾所周知,光威復材原實際控制人王言卿年事已高,于今年2月將股權分別轉讓給兩個兒子陳亮、陳洞,此后兩人分別持股光威復材39.89%。一個月后,陳洞同意作為陳亮的一致行動人,并將其持有的光威集團股權表決權委托給陳亮。至此,山東這家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領域的龍頭順利完成接班,由新實控人陳亮帶領企業繼續前行。

實際上,最早光威復材所涉及的并非碳纖維領域,而是釣具。

據媒體報道,198711月,在山東省威海市田村鎮政府參與鄉鎮企業管理的陳光威,接管了一家只有30人卻虧損近100多萬元,瀕臨倒閉的鎮辦石化科研器材廠。為了給這個小廠拼出一條活路,幾經調研,陳光威決定將小廠的主體業務轉為魚竿的研發生產。

說起光威集團的創始人、自己的父親陳光威最初的創業抉擇,陳亮曾對媒體表示,我們威海地理優勢明顯,有豐富的垂釣場資源。那時改革開放風頭正勁,父親覺得做魚竿肯定會有市場、有前景。

彼時,漁具在國內尚屬于空白產業。由于資金和時代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公司缺少生產設備,陳光威一邊鉆研技術難題,一邊琢磨設備問題,親率技術骨干連續奮戰150多個日夜,終于研制出了國內首條魚竿生產線,光威復材也由此開始自主保障生產裝備。

從零起步,經過短短的十年時間,光威就將魚竿這門生意做到了全球銷量最大。

 

轉型碳纖維生產

隨著時代的變遷,魚竿生產的原材料也在不斷變化,而碳素魚竿的出現,恰恰成為了光威復材的轉型契機。

1996年,光威復材開始生產碳素魚竿。不過,生產碳纖維魚竿所需要的原材料——碳纖維預浸料,卻要完全依賴國外進口。陳光威不甘心被人卡脖子,1998年,他提出了跳出魚竿的院墻,圍著院墻轉的戰略計劃。

陳亮曾公開表示,這個計劃,就是要自己搞研發,建設自己的生產線,生產魚竿的原材料——碳纖維預浸料。實際上,這個計劃當時遭到了公司內部人員的反對,因為國內沒有企業生產過預浸料,無成功的前例可循。倘若花幾百萬美元投資引進設備,這條路能不能成功尚是未知數。

最終,陳光威拍了板,咬牙也要投入研發,搞原材料生產。公開資料顯示,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光威復材于1998年從日本引進國內首條寬幅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并于投產當年收回投入成本,光威復材也由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此后不久,受益擁有自主研發力量和先進的生產線,光威復材收獲了可觀的利潤,于是啟動了上市計劃。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點,光威復材從民用碳纖維生產,走向了軍工碳纖維生產。

彼時,國外碳纖維領域對中國實行三封鎖,即產品封鎖、技術封鎖、設備封鎖,國家科技部于2001年啟動了“863”課題組,其中有一項科研項目就是碳纖維。

2002年,為打破國際壟斷,光威復材成立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碳纖維的研發和生產。期間承擔了20余項863計劃及各部委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并承建了碳纖維制備及工程化國家工程實驗室、起草了《PAN基碳纖維》和《碳纖維預浸料》的國家標準等。

 

登陸資本市場

一面是批量生產碳纖維,一面是投身軍工領域的高性能碳纖維研發,光威復材雙輪驅動之下,企業不僅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還成功邁入資本市場。

2017年,光威復材在深交所創業板敲鐘上市,成為碳纖維行業的第一股,并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依托多年來積聚的深厚技術和管理底蘊,堅持實業報國,堅守主業發展,全面加快技術創新和市場投入。

20203月,光威復材發布2019年年報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5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84%。其中,碳纖維及織物業務、風電碳梁業務均保持穩定增長。與此同時,光威復材業績已持續4年高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從股權角度來看,陳亮在今年三月才成為實際控制人,但實際上早在光威復材上市之前,陳亮就已經是公司的關鍵人物。

據媒體報道,1969年出生的陳亮,1997年就已出任光威復材的母公司威海光威集團副總經理,2006年,陳亮從父親手中接過家族企業指揮棒,成為威海光威集團董事長,并在2013年后兼任集團總經理至今。

而作為接班人,陳亮也在不斷開拓光威復材的業務層面。

他曾公開對媒體表示,公司一直在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加大工業領域的研發投入和市場開發力度,且光威復材的研發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一直在10%以上。據陳亮介紹,光威復材成立之初就立志要實現碳纖維的國產化,讓中國人有自己的纖維可用。一要解決有、二要解決用,目前已基本解決有無的問題。用是需求端,只有需求才能帶動碳纖維的應用和技術進步。

 

新掌門的探索

實際上,隨著風電、汽車、建筑等領域對碳纖維的需求保持持續增長,乃至軌道交通等新興領域,各大工業領域對碳纖維需求越發旺盛,這些已經成為光威復材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

在陳亮看來,碳纖維行業未來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建筑補強、壓力容器、體育休閑、汽車等領域都有可能出現新的風口,因為這些領域對碳纖維輕量化替代都提出了需求,一旦某個工業領域像風電一樣打通低成本碳纖維及復材制造工藝,都將使碳纖維的需求量呈現指數級增長。

據媒體報道,目前光威復材已搭建起涵蓋原絲碳纖維預浸料織物碳纖維制品裝備制造檢測分析的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條,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面對國內蓬勃的發展形勢和全球激烈的競爭態勢,光威復材還制訂了“521”發展戰略,即布局碳纖維、通用預浸料、能源新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和精密機械裝備5個業務板塊,在碳纖維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產學研用科研平臺引擎的帶動下,孵化形成1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領先地位的千億級碳纖維產業基地,布局復合材料最優生態園區。

從最新的公司業績上看,陳亮成為掌舵人后,光威復材依舊保持高速增長態勢。823日,光威復材發布半年報稱,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2.83億元,同比增加27.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34億元,同比增加23.4%。

對于未來,陳亮也曾公開對媒體表示,我們會繼續努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努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碳纖維全產業鏈制造商。

 

來源: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馮云云 丁一凡


相關內容

文章評論

表情

共 0 條評論,查看全部
  • 這篇文章還沒有收到評論,趕緊來搶沙發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宣化县| 麦盖提县| 临沭县| 肇东市| 梅河口市| 洞口县| 比如县| 光泽县| 嵊州市| 张家川| 阿勒泰市| 灵石县| 彭山县| 旺苍县| 辽源市| 类乌齐县| 磴口县| 晋宁县| 正蓝旗| 菏泽市| 和硕县| 扬中市| 当雄县| 东光县| 长寿区| 贵南县| 邳州市| 抚州市| 江门市| 丹棱县| 广州市| 永福县| 鹤庆县| 福泉市| 邛崃市| 法库县| 翁源县| 临汾市| 蒲城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