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行動旨在助推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引導復材企業高質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企業“啟航全球”政策資訊】專欄,對相關政策資訊進行整理發布,幫助企業從中了解、獲得政策信息,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產業國際化。
塞爾維亞市場經貿往來情況
1.經貿數據
塞爾維亞市場營商情況
1.對華關系
中塞兩國情誼深厚。塞爾維亞是中東歐地區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對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2024年5月7日,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表題為《讓鐵桿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其中寫到: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塞始終是真朋友、好伙伴。我們的鐵桿友誼歷久彌堅,樹立了國家和人民交往的典范。
已有100多年歷史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以4600萬歐元收購當時連續7年虧損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在精心經營下,在不到半年時間里,該廠就實現扭虧為盈,成為塞爾維亞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八年來,中國河鋼集團按照"三個本地化"原則運營管理,把斯梅戴雷沃鋼廠打造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讓河鋼塞鋼成為中塞人民鋼鐵情誼的又一象征。
2.經濟狀況
近年來,塞爾維亞的經濟表現穩步上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塞爾維亞的GDP增長呈現出穩健態勢,2023年全年實際GDP同比增長達到2.5%,人均名義GDP初值達到11453美元,顯示出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然而,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等關鍵指標仍需關注,以全面評估其經濟狀況。
塞爾維亞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導,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近70%。此外,制造業和農業也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制造業部門正在經歷復蘇,為各種產品制造商品,包括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和食品等。農業方面,塞爾維亞擁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水果和蔬菜的種植具有較大潛力。
塞爾維亞的政治環境相對穩定,政府政策鼓勵外商投資,秉持著敞開大門的政策吸引企業進入本國市場。塞爾維亞的法律法規體系穩定可靠,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此外,塞爾維亞與主要貿易伙伴如歐盟、中國等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塞爾維亞市場外貿機遇分析
1.自然資源優勢
? 礦產資源:塞爾維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鋰礦資源尤為顯著。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數據,塞爾維亞已探明鋰礦資源儲量約為120萬噸,全球排名第12位,歐洲排名第3位。這一豐富的鋰礦資源為塞爾維亞在全球市場提供了獨特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新能源、陶瓷和玻璃等領域。
? 農業資源:塞爾維亞是農業大國,農業用地超500萬公頃,其中可耕地超300萬公頃。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適宜種植果蔬和本土農作物。主要農作物包括玉米、小麥、甜菜、馬鈴薯等,這為農產品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
? 現狀:塞爾維亞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包括完善的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系統。貝爾格萊德作為首都和最大城市,是巴爾干地區的交通樞紐。此外,塞爾維亞在公路、鐵路和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加大了投資,為物流和貿易提供了便利。
? 未來規劃:塞爾維亞政府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特別是在風能和太陽能發展、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這些未來規劃將進一步優化塞爾維亞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