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石10月22日披露了第三季度報告,2022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1.02億元,同比增長16.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17億元,同比增長28%,創歷史最好業績。受到能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走弱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3.11億元。
公司超高模量玻璃纖維實現池窯化量產,模量超過100GPa,將極大助力風電產業的發展,前不久下線的123米葉片用的就是該產品。熱塑和高端電子紗實現生產高效穩定,性能得到行業權威客戶高度認可。
高端產品銷售比例突破90%,為滿足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趨勢下的需求增長,作為公司“十四五”期間的“三駕馬車”:熱固(TS)粗紗、熱塑(TP)短切、電子(IT)薄布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自2017年開始,公司開啟了以“智能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創新,智能制造生產線比例不斷增加,人均生產效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今年,桐鄉總部智能制造基地年產45萬噸粗紗及8億米電子布生產線建成投產,標志著桐鄉智能制造基地建設全面收官。成都基地完成年產25萬噸智能制造新基地搬遷項目,年產15萬噸短切原絲生產線成功點火。九江生產基地啟動年產40萬噸智能制造基地建設。
隨著公司智能工廠比例的提升和老生產線進入新一輪的冷修技改期,將帶來生產效率的顯著提高和運營成本的降低,持續拉大與同行業平均生產成本的差距。
中國巨石介紹,“十四五”以來,公司加快推進在電子布領域的布局。目前已形成接近10億米的電子布總產能,在規模、技術、市場、成本方面實現了電子布行業的全面領先,并且獲得客戶全面認可。
中國巨石表示,近年來下游智能制造、智能家居、5G通訊和電動汽車行業等消費電子的快速發展,為電子布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粗細并舉”的產業結構,形成了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目前電子布價格處于歷史低位,隨著需求恢復和供給收縮預計會出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自網絡,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