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東方電氣自主研發(fā)的亞洲地區(qū)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13兆瓦永磁直驅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州基地成功下線。
本次下線機組單機容量涵蓋12.5兆瓦/13兆瓦,機組輪轂中心高度130米,與“倫敦眼”同高,葉輪直徑211米,相當于三艘遼寧艦并排的寬度,風輪掃風面積34967平方米,近五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轉動一圈,可發(fā)電16.2度,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5000萬度清潔電能,能滿足25000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正常用電,可減少燃煤消耗15250噸,二氧化碳排放38018噸。據悉,該1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采用東方電氣集團定制化開發(fā)的抗臺風策略,可抵御77米/秒的超強臺風,適用于我國98%的海域。與機組配套的葉片,首次采用碳纖拉擠工藝,突破了百米級超長柔性葉片研制的系列難題,單支長度達103米,刷新了我國風電葉片最長紀錄;變槳系統(tǒng)采用行業(yè)首創(chuàng)的雙驅電動變槳系統(tǒng),具備冗余設計功能,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發(fā)電機容量覆蓋范圍廣,風能利用率高、運行可靠、維護成本低。
在經歷2021年海上風場創(chuàng)紀錄的集中投產后(合18.5GW),2022年全球新增投產規(guī)模將有所放緩。盡管如此,當前預計2022年仍有9.5GW的海上風場投產,新增并網規(guī)模僅次于2021年。2022年新增海上風場投產項目將主要來自歐洲。
“十四五”期間訂單周期仍在持續(xù),綠色船舶成為焦點。本輪風電安裝船和風電施工運維母船的訂單周期仍在持續(xù)。預計在2022年初到2025年末,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產生超過6,500臺風機的吊裝需求,其中約2,000臺風機將被安裝在離岸40公里以外的海域,風電安裝船和施工運維母船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有所增長。今年1月招商工業(yè)江蘇重工獲兩艘自升式風電安裝船新造船訂單,船東為本土企業(yè)上海雄程海洋和江蘇海龍風電;另外挪威船東Edda Wind在斯里蘭卡和西班牙船廠簽訂3艘運維母船。船東正持續(xù)關注“綠色船舶供應鏈”。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一些船東正尋求投資配有電池模組的船舶。截至目前,全球施工運維母船船隊中共有5艘配有電池模組,此外還有22艘電池動力的施工運維母船處于建造階段。
本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綜編自證券日報、北極星電力網,文章不用于商業(yè)目的,僅供行業(yè)人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