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航空航天、能源傳輸等高端領域對材料性能及服役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3D打印技術憑借其輕量化、復雜結構制造及功能集成等優勢,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此技術能夠制造出具有高纖維體積分數、復雜幾何形狀及功能一體化的復合材料部件,為材料設計、結構優化及功能實現開辟了新路徑。然而,當前技術面臨高性能絲材加工難度大、打印缺陷難以根除、過程控制復雜等問題,限制了其在高端領域的應用。因此,開發新型打印工藝、材料體系及缺陷控制技術,以提升材料性能和可靠性,成為推動該技術在高端領域應用的關鍵。近日,《Composites Part B》期刊刊發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聚焦于高性能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3D打印過程中的缺陷及其消除方法,為高性能3D打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研究題目為“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Causes and elimination of process-induced defects”。
工藝:預浸料長絲直接打印技術
材料:高性能絲材的應用
極端應用下的性能挑戰
主要問題:工藝缺陷
由于高纖維體積分數限制了聚合物的流動性,3D打印過程中易產生聚合物和纖維缺陷,如孔隙、纖維損傷及纖維分布偏差等,這些缺陷會嚴重影響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界面性能及層間性能。
圖1展示了預浸料絲束的制備過程及基于FFF技術的高性能cFRPCs預浸料絲束直接打印
圖2揭示了cFRPCs打印過程中產生的工藝誘導缺陷
打印過程引起的孔隙
孔隙的影響及消除方法
孔隙缺陷會降低復合材料的層間性能、拉伸強度及壓縮強度等。為消除孔隙缺陷,可采用原位強化、后處理等方法,如張力、壓實、真空輔助、額外能量輔助(超聲波、等離子體等)及熱壓等。
四、纖維相關缺陷:纖維損傷
纖維損傷的原因及影響
纖維損傷的消除方法
五、纖維相關缺陷:纖維分布偏差
纖維分布偏差的原因及影響
纖維分布偏差的消除方法
六、特定區域缺陷:轉向區域
轉向區域缺陷的原因及影響
轉向區域缺陷的消除方法
通過優化噴嘴對纖維產生的張力、增加打印平臺的自由度及采用多自由度打印策略等方法,可消除或最小化轉向打印過程中產生的缺陷。
圖4展示了纖維彎曲缺陷的研究結果
七、特定區域缺陷:表面缺陷
由于3D打印材料在噴嘴處加熱軟化后快速冷卻,難以實現聚合物之間的完美融合,導致打印件表面出現堆積缺陷、劃痕、冗余缺陷等表面缺陷。這些缺陷會影響打印件的質量及性能。
圖5展示了3D打印過程中的表面缺陷
圖6展示了消除表面缺陷的方法,如雙噴嘴打印、表面依賴性和優化及壓縮輔助打印等
八、總結與展望
工藝引起的缺陷挑戰
未來研究方向
九、小結
本文分析了高性能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3D打印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并提出了相應的消除方法。這些研究為提高打印質量和材料性能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有助于推動該技術在高端領域的應用。
參考文獻:Zhu, W., Fu, L., Tian, X., Zhi, Q., Hou, Z., Zhang, Z., ... & Li, D. (2024).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Causes and elimination of process-induced defects.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92, 11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