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集中關注于四個主要領域:確保信息流通的暢通無阻、放寬行業準入門檻、簡化資源獲取流程以及解決融資難題。通過積極推廣項目給民間資本、建立全國性的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以及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新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民間投資的增長。這些舉措旨在鼓勵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基礎設施和其他重大項目的建設中,目前涉及的總投資額已超過7.01萬億元。

推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根據“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數據,今年我國積極推介項目,建立民間投資項目庫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推動民間資本參與鐵路、核電等重大項目,共7770個項目,總投資7.01萬億元。為幫助民營企業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組織各地梳理并公開推介擬吸引民間資本的項目,同時各地發布信息促進項目落地。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投融資處負責人表示,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民間投資潛力大,民營企業參與積極性高。因此,在常態化推介外,又精選40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8159億元,進行重點推介。同時,為了強化民間投資項目的融資和資源支持,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共同構建了一個促進民間投資資金和資源保障的工作機制。該機制旨在共同研究和分析民間投資項目在用地、用海等資源保障方面遇到的問題,以及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融資支持政策。從用地用海、環境評價、融資、地方協調等多個方面,加強對民間投資項目的扶持。據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合作,針對性地加強用地用海和環境評價方面的支持,共同指導民營企業充分利用資源保障政策,優化投資決策管理和資源審批服務,進一步提高民間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甘肅九鼎風電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生產項目


威海臨港新材料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區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目前已建立國家、省、市、縣多層級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機制。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后,將進一步暢通與民營企業溝通渠道,更加高效實現問題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回訪的閉環流程,不斷提升民營經濟服務質效。下一步,將會同有關方面不斷優化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扎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問題,著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發改委,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