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路復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相關團隊,合作開發飛機隔框三維編織一體成型技術取得新進展。
時間回溯至10年前,東華大學相關團隊憑借三維編織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當年,該團隊已成功在產線上用三維編織技術制出碳纖維預制件,一舉破解復合材料受力后易分層難題。然而,預制件無法完美解決材料起褶皺的難題。對于飛機等高精尖設備來說,一旦材料做不到均勻平整,力學結構也會隨之變動,影響運行穩定安全。
為此,云路復材向東華大學定向發起技術需求,希望研發一體成型工藝,讓飛機隔框用上復合材料。經團隊測算,如果實現飛機隔框及其他構件的材料替代,國產飛機的復合材料使用率將有望從不到20%增至50%以上,使飛機部件更輕盈堅固。
再過近兩個月,首批通過三維編織技術一體成型制作的飛機隔框即將走下產線。云路復材計劃向下一個目標沖刺,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無人航空飛行器,搶抓布局低空經濟。云路復材創始人朱永飛表示,只有創新鏈上的每一環都往前進一步,航空飛行器整體才能實現技術進步、生產力躍升。
來源:文匯報
此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搜集整理編譯,文章不用于商業目的,僅供行業人士交流,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