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軍工行業著重發展航空航天領域,這一領域中軍機數量是是軍事實力的重要體現。2020年中國軍機數量排行世界第三,數量為3260架,對比軍事大國美國的13232架仍有將近75%的上升空間,近年來我國的軍機數量逐年上漲,未來的軍機市場將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軍機制造技術的提升與完善,碳纖維復材的使用占比越來越多,達到了50%以上,目前最高達到了90%的使用比例。
從碳纖維使用角度來看,全球范圍內有22.98%的碳纖維用在了航空航天領域,而國內這一比例僅有2.9%,隨著未來國防重視程度的提升及國防支出的增長,碳纖維的使用將會越來越多,即軍工市場對碳纖維的需求越來越高。
我國軍機數量有較大提升空間
根據航空數據集團Flight Global出具的《世界空軍2021》報告,我國2020年軍用飛機數量達3260架,總量遠少于美國(13232架)和俄羅斯(4143架),居全球第三位。戰斗機方面,美國戰斗機保有量為2717架,主要為三代與四代戰斗機,二代戰機基本淘汰;我國戰斗機保有量為1571架,主要仍為二代和代戰斗機,二代戰機基本淘汰;軍用直升機方面,我國保有量902架,美國保有量5434架,差距較大。
2014-2020年我國的軍機數量從2013年的2798架逐年增長到了2020年的3260架,現有的軍機數量約為同年美國軍機數量的1/4,并且隨著國家對國防方面支出的增加及重視,未來軍機數量增長空間巨大。
軍機制造中碳纖維復材應用比例提升
在軍機的制造過程中,碳纖維因其“輕而強”和“輕而硬”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戰斗機和直升機的機體、主翼、尾翼、剎車片及蒙皮等部位,起到了明顯的減重作用。早期的軍機型號主要有F14A、F-22與F-35,其中碳纖維復材的用量占比分別為1%、24%與36%。
在現代軍機中,這一占比提升到了50%以上,在X-45、X-47B、“神經元”、“雷神”等先進無人機中,碳纖維復材的用量占比高達90%。未來隨著技術的完善,碳纖維將替代更多的原料。
碳纖維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全球范圍來看,碳纖維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與風電葉片領域,應用占比分別為22.98%與24.9%,其他領域例如體育休閑行業與汽車行業占比也較高,分別為14.68%與11.54%。
目前中國市場的碳纖維應用主要體現在體育休閑領域與風電葉片領域,占比分別為36.96%與36.46%。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僅有2.9%,相對于全球碳纖維市場在航天航空領域22.98%的應用占比,中國這一比例處于較低水平。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上一篇:已經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