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以"匠心沉淀求發展,開拓創新促新局"為主題的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大會在山東德州圓滿閉幕。來自全國各地復合材料行業同仁及會員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本次行業發展大會,線上圖文直播頻道累計互動次數4000余次。2023年是 “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時期,是落實二十大會議精神的起航之年,協會積極拓寬行業應用領域,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本屆大會共邀請17位專家針對行業熱點和重點方向做了專題分享,為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呈現出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本次大會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主辦,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山東省德州市新能源材料產業鏈辦公室支持,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同時得到了上海晉飛碳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瞻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贊助支持。
出席領導
會議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盧宏萍主持。
在致辭中,王福祥副市長提到,德州市委、市政府重視先進制造業,高度重視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助力其高質量發展。未來,將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并具有最優質服務、最優惠政策和最優良的環境,全力支持產業發展、企業壯大。
趙俊山副會長在致辭中提到,復合材料行業在國內外環境變化以及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取得了可觀的增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領域中,我國復合材料步入快速發展期。無論是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汽車制造,還是體育休閑、建筑裝飾等諸多領域,復合材料都已成為產品結構優化、輕量化及綠色低碳化首選材料。
管志廣總裁表示,格瑞德集團作為復合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擁有1000畝高標準復合材料產業園區,在此基礎上持續致力于行業技術創新。未來,格瑞德集團將繼續實施品牌戰略,堅持科學發展,為復合材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大會報告
報告題目: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報告專家:孟弋潔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
復合材料作為一種橫跨多學科、多領域的戰略新型材料,行業整體發展迅速而多變。報告涵蓋了協會2022年最新的市場分析數據,并且對復合材料的前沿發展和應用做了整體匯報。據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復合材料產量再創新高,國際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孟弋潔表示,復合材料在中高端復合材料技術、裝備、制造、市場終端等領域持續發力,有效帶動了中國復合材料產業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另外,行業報告是協會權威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工作的主要抓手,協會一直努力為行業提供全面、詳實、準確的各類調研報告,也希望行業同仁積極參與和支持。
報告題目:國產碳纖維技術進展和應用展望
報告專家:呂春祥 博士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呂博士表示,近年來我國碳纖維技術和產業呈現出量變、質變雙提升的良好勢頭,高端自主保障基本實現,全行業扭虧為盈 。但與國外相比,國產高端碳纖維及其復材存在代差,民用碳纖維產品“不好用、用不起”的問題仍然存在,大多數應用行業“不會用、用不好”問題突出 。最后,呂研究員就“開發高性能和低成本碳纖維技術,深化研究裝備和配套材料國產化技術,加強下游民品應用開發”的發展方向做了進一步闡述。相信隨著碳纖維價格的進一步下降,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應用創新將是支撐碳纖維產業進步的重要因素。
報告題目:精益智造推動復合材料產業轉型發展
報告專家:劉江 上海臨港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精益及智能制造專業委員會主任
隨著工業4.0的發展,整個制造業迎來轉型升級的浪潮,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劉老師的報告首先針對復合材料行業,就實現精益制造的目標及其實現路徑進行了介紹。隨后,對精益智能如何實現轉型、方向、常用工具和重難點做了重點闡述。報告還包含了如精益數智工廠的整體實現規劃框架、基于數據模型的信息化/數智化解決方案(案例)、復材行業精益智能實現路徑步驟與建議。
報告題目:碳纖維檢測評價技術及其對國產碳纖維發展的促進作用
報告專家:王則開 未來碳中和研究院秘書長 全球社會事業委員會執行董事
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議題,復合材料作為有效的脫碳方法,被認為是最具戰略性的資產。王秘書長的匯報聚焦復合材料領域碳中和熱點問題,就如何加速碳中和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行業碳中和發展模式、挖掘碳中和領域的市場機會和價值展開論述。未來復合材料行業應當緊抓“雙碳”發展機遇,加快制定行業“雙碳”規劃、大力推行碳標簽管理制度、提升“雙碳”能力建設、強化行業指數引領、積極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題目:數說高質量 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與實施
報告專家:徐秉聲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 TC207)秘書長
“領跑者”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行業協會、學會牽頭組織起草,旨在進一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徐秘書長首先以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政策背景作為鋪墊, 展示了企業標準“領跑者”近來的推進情況。隨后,針對“領跑者”系列標準也做了簡要介紹,如電動汽車相關的“領跑者”標準布局較早,可作為復合材料行業的優秀參考和對照。最后,匯報還對企業標準“領跑者”的調整與退出機制也做了簡單介紹。目前,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已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就“領跑者”標準展開了布局,歡迎交流咨詢。
報告題目:樹脂反應成型機制造技術及應用
報告專家:張彥飛 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復合材料系主任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反應成型工藝是在模具內發生快速的化學反應,目前已演化為一系列的制備技術。匯報首先對反應成型工藝技術進行了概述。之后,張教授針對反應成型機制造技術,如單體樹脂存儲罐、原料預混(預處理)系統、溫度控制系統、計量泵、混合頭和控制系統逐一進行了解析。最后,通過反應成型機應用實例,向與會代表展示了成型特點及產出品的優勢特點。
報告題目:復材加工行業的粉塵治理
報告專家:耿玉玲 尼的曼空氣凈化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
David McEwan 尼的曼中國技術與項目總監、尼的曼可燃粉塵應用經理
復合材料加工時產生的粉塵不僅危害工人的身體健康、破壞工作環境,同時會大大降低產品質量以及生產效率,因此,粉塵過濾是生產活動中非常必要的一環。復合材料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在發生源消除污染風險,減少生產故障,保障生產安全。從低真空到高真空技術,尼的曼可提供全套的產品和系統。廣泛的產品線基于持續不斷的產品開發和始終站在技術最前沿,以及關注人機友好性和可靠耐用性的設計。
報告題目:軌道交通復合材料制品開發流程案例
報告專家:孫昊 上海晉飛碳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副總監
以碳纖維為原材料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是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新型戰略材料,也是軌道交通輕量化的重要發展手段。孫總的分享首先圍繞軌交行業目前面臨的痛點難點及應對措施,國內外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市場規模展開探討。以晉飛實際開發的軌交部件為載體,詳細介紹產品的開發流程以及應用情況。最后,結合晉飛自身的特點以及關注的技術方向,介紹未來有待突破的關鍵技術。
報告題目:碳化硅纖維發展進程與未來展望
報告專家:黃小忠 中南大學教授 博導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碳化硅纖維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新型特種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黃教授的報告以碳化硅纖維在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的應用前景為主線,介紹了摻雜碳化硅纖維的發展歷程、制備工藝。隨后簡述了碳化硅纖維復合材料制備工藝方案、發展趨勢及產品案例。最后,黃教授匯報了相關研究在澤睿新材最新的產業化成果。
報告題目:復合材料拉擠技術發展與市場
報告專家:馮鵬 清華大學教授 拉擠專委會主任
由于馮教授安排臨時沖突,臨時由北京工業大學劉天橋教授代為匯報。拉擠技術和產品逐步向定制化、功能化過渡,新的工藝帶來了新的應用潛力和市場機遇。劉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拉擠成型工藝今年來最新的技術成果,以及拉擠產業的市場發展情況。劉教授匯報還展示了以建筑、風電和光伏三個板塊為重心的最新應用。在未來,拉擠專業委員會將持續以創新性為驅動、以規范化為目標、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為總之,進一步支持企業開發新技術和新渠道,助力完善行業產品準入制度,為我國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報告題目: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上蓋安全性研究
報告專家:劉磊 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部長
隨著目前上市的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不斷提升,作為儲能部件的電池pack也越來越大,儲存的能量越來越多,因此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劉部長的報告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闡明熱失控帶來的危害。為兼顧日益增長復合材料電池箱需求和愈加嚴格的阻燃測試要求,出現了以L-RTM,SMC、LFT-D、PCM為主的幾種復合材料成型工藝。匯報對比了這幾種工藝的長短板,以及工藝原材料體系的創新和發展,針對在阻燃測試中經常出現的共性問題,提供一些經驗支持。
報告題目:山東格瑞德集團復合材料制品
報告專家:馬峰 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復材制品公司 總經理
馬總的匯報,圍繞一個技術中心和四個復合材料子公司(分別為風電公司、管業工程公司、復材科技公司和復材制品公司),對產品工藝及加工能力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產品主要包含纖維繞管道系列產品、玻璃鋼儲罐系列產品、手糊、RTM、SMC、PCM模壓熱固系列產品、LFT-D熱塑系列產品、風電系列產品,目前為國內重要的復合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匯報還就集團新工藝新材料研發方向進行了分享。
報告題目:民參軍路徑與策略
報告專家:宋偉新 原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軍工資源網CTO 軍工通(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宋總的報告從民參軍形勢與政策、民參軍的渠道與方式、民參軍的資質條件、民參軍的路徑與信息渠道、民參軍軍采的發包方式、民參軍的策略六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對民參軍企業具有很好的參考借鑒作用。
報告題目:碳纖維材料在新能源行業的應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碳中和
報告專家:沈學濤 前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雙碳”目標的確立,影響了能源結構的調整,極大刺激了風電、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同時也提振了碳纖維產業的需求。沈教授的報告從風電、光伏、氫能和新能源汽車四個領域出發,探討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及各自在碳中和領域的路徑和實現方法。
報告題目:工業阻燃預浸料及其應用
報告專家:李志濤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先進材料研發中心材料開發一部經理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的重要性穩步提升,雖然強度高重量輕,是實現“輕量化”的重要材料,但具有易燃的天然缺陷。李經理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汽車和軌道交通領域一些常用的阻燃標準,對恒神阻燃預浸料及樹脂體系進行了介紹。最后,通過應用案例的分析,對軌道交通制品生產企業,及有阻燃需求的其他復合材料制品企業都有一定的啟發。
報告題目:碳纖維檢測評價技術及其對國產碳纖維發展的促進作用
報告專家:顧軼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航天局高性能纖維檢測評價中心 副教授
我國碳纖維的性能檢測評價技術及指標體系不完善、數據庫建設滯后等問題突出,尤其是在力學性能、工藝性能方面,存在標準落后、檢測方法確實、測試規范不統一等問題,不能適應國產高等級碳纖維的快速發展。顧教授的報告介紹了碳纖維檢測評價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以及國內外開展的相關工作,結合評測案例,分析了集中國產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性能和質量穩定性,探討了檢測評價對于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研制、生產和應用的重要性。